|
互聯網金融教育系統要求能夠模擬仿真互聯網金融生態圈內所有業態的業務模式,可以進行投資決策、經營分析、智能評價,激發學生的創新思路,并針對不同的互聯網業態設計創業方案等。
互聯網金融教育系統用戶對象定位于金融、保險或投資理財類專業學生及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綜合實驗教學或業務訓練,以嚴肅游戲的業務模式訓練學生或相關從業人員熟練掌握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模式、經營決策、投資分析,激發用戶群體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創新與創業熱情。
培養目標:培養有完整金融理論基礎知識和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復合型互聯網金融企業崗位人才
學習目的:掌握市場經濟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基礎開發和設計能力、大數據金融分析能力及應用能力
學習方法:學生在校內外均可以訪問云服務器,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互聯網金融案例學習、技能訓練、虛擬運營等。
互聯網金融教育關鍵是要解決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既能掌握完整的理論知識,也有豐富的實際操作技能,這樣才能適應互聯網金融職場人才要求。
實驗室功能包括:一是教學功能(課堂互動教學)、二是實訓功能(實訓軟件操作)、三是實戰功能(模擬公司場景)、四是創新功能(創新創業實踐)、五是競賽功能(舉辦全國大賽)。
以賽促教:互聯網金融技能競賽可以促進教師教學活動設計,通過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以賽促教的目的?;ヂ摼W金融教育解決方案中競賽功能是重要組成部份,通過組織競賽可以檢驗教學成果,促進教學改革,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
以賽促學:通過班級競賽,促進班級同學的學習興趣,達到以賽促學的目的。競賽系統可以進行個人競賽,也可以進行團隊競賽。
互聯網金融創新思維教育:通過場景化的情景展示,為學生提供解決案例問題的真實的職業環境,使學生置身于實踐環境,將教學案例歸類至各類崗位需求中,明確提出每個教學案例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和技能點以及需要達到的學習效果,實現了案例庫直通行業、直通崗位的功能,體現本案例庫的專業性。
互聯網金融創業能力訓練:結合目前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及全國金融職業教育實際,在轉化的教學案例中,通過“業務知識、法律知識”兩大職業通用知識、“產品經理類、營銷客服類、風險控制類”三大工作崗位群對教學案例進行針對性地轉化和分類。
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其跨學科的特點要求此類人才既要掌握金融理論知識又要掌握信息技術,還要有較強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這些要求。
互聯網人才培養體系應注重金融理論知識學習、實踐能力訓練、職業素養教育,讓互聯網金融人才成為跨學科的綜合專門人才。
互聯網金融實驗教學讓學生在虛擬業務操作中體驗互聯網金融風險、運營能力、營銷技能及綜合服務水平